首页  >  中文MBA  >

AI时代,智能规模化如何重构商业逻辑?| DBA课堂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17日

探索未知之勇,顺应变化之智,铸就了企业穿越周期的力量之源。

7月21日的DBA课程中,太阳集团tcy8722网站战略与创新创业实践教授,哈佛商学院executive fellow,京东集团资深顾问廖建文教授进行了精彩授课,为企业家学者们深入剖析了AI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商业格局的深远影响,探讨了数字化时代商业逻辑与组织逻辑的变革,揭示了企业如何在智能商业时代保持战略优势的关键要素,为同学们提供了极具前瞻性和实践性的洞见与指导。

AI时代的商业重构

认知差异与战略创新的深度探索

在上午的课程中,廖建文教授分享了关于《AI觉醒:智能规模化与商业的重构》主题的深刻见解。

首先,廖教授回顾了他自2016年起对AI影响各行业的深刻洞察,指出AI技术将带来商业的彻底重构。他深入讨论了战略创新的三个层面:认知、手艺和手法。

  • 认知是战略思考的起点,代表了对时代、行业和自我认识的眼界。
  • 手艺是战略实施中独特的视角和平衡矛盾的艺术,包括当下和未来的平衡、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平衡、独立于生态的平衡等,是多年经验的积累。
  • 手法以京东为例,是将战略方法论在线化,形成SaaS(Strategy as a Service)服务。

他提出,在数字化时代,组织逻辑和商业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AI的认知能力正在重新定义组织的边界和协调方式。

在谈到数字化时代对商业逻辑的重塑时,廖教授指出,数字化不仅提供了一套新工具,更深刻地改变了商业逻辑和组织结构。我们需要从数字化的角度重新思考工业化时代的商业逻辑,包括竞争战略和商业模式。战略是组织与外部环境不断适配的过程,认知的重要性在于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他分析了京东从2017年开始的分拆战略,强调这一决策背后的认知差异——即对未来零售是去中心化而非简单线上线下融合的判断。这一认知差异导致了京东与其它企业在新零售战略上的不同路径,也显示了认知在战略制定中的核心作用。

在探讨认知差异对企业战略的影响时,廖教授引用了多个历史案例进行说明。他提到英国的红旗法案如何因保护传统马车行业而束缚了汽车业的发展,以及联想收购IBM ThinkPad时双方对未来行业认知的差异。他强调,对未来行业的终极判断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路径和长远发展,终极判断不是看行业一年两年,而是看行业未来十年。

廖教授指出,战略的不变有时候比战略的变化更重要,“未来一到两年你觉得有很多竞争对手,但是看行业十年,你会觉得没有竞争对手,因为很少有竞争对手看到行业十年之外,如果你看到行业十年之外,终极看的很清楚的时候,你就会做到淡定自若,因为重点是未来持续不变的东西”。面对快速变化且不可预测的环境,战略应聚焦于行业未来不变的本质,而非短期风口,以缓解组织焦虑并实现长期适配。

认知是个人或组织基于过往经验形成的思维框架,影响对世界的感知、推断与决策,导致偏见与认知障碍。组织战略常受限于过去的成功经验与惯性思维,难以快速适应新物种或行业变革。超越认知边界,前瞻性地思考并系统性地改变世界,是顶级企业家如乔布斯、马斯克的共同特质,他们不仅关注当下,更着眼于未来。

“行业边界和企业增长的突破,首先是认知的突破”,廖教授通过微软和亚马逊的案例,展示了体系性布局和认知突破的重要性。他总结了改变认知的三个方面:

一个基础:第一性思维

“真正能够全天候的公司,不是因为不断地做战略调整来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是能够把战略立足在长期不变的第一性基础之上,以至于有战略的定力”。

在行业底层逻辑上面,基于供给侧的公司生命力更长,供应链能力才是穿越周期、确保长期竞争力的关键。

二种心态:敬畏/谦卑之心与开放包容之心

谦卑指能够倾听消费者、竞争对手及合作伙伴的声音,避免傲慢导致的认知偏差;开放则是要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充满活力的生态体系。

三个视角:长、宽、高

长度代表对行业终极的判断,“站在未来看现在”。

宽度指跳出行业之外来看行业问题,“舒适区的结束才是生命的开始”。

高度指全球化成为生存必答题,需重塑全球价值链与意识形态。

最后,廖教授表示,认知有三个方面值得提炼:

第一、穿透力

简单是最好的复杂;从现象到本质。

第二、传播力

从组织内到组织外;从高层到基层。

第三、迭代力

认知框架的升级与迭代:从离散到系统。

AI奇点与未来商业新范式

从碳基到硅基,重塑智能商业时代价值

在下午的课程中,廖建文教授与DBA同学们深入探讨了《时代:AI奇点临近》主题内容。

首先,廖教授分享了智能商业时代的崛起与英伟达的成功案例。他指出:

英伟达通过GPU的算力优势,在人工智能领域迅速崛起,不仅成为了算力市场的标准制定者,还构建了强大的算力生态。当前AI对很多行业的影响远没有结束,它对算力持续的追求还是刚开始。

此外,廖教授还提到了具身机器人的发展前景,认为这将是未来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他进一步分析了技术进步与商业范式的改变,指出这个时代是机器替代人脑力的第二次机器时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50年,尽管已取得显著进展,但这仅是“开始的结束,而不是结束的开始”,AI时代对众多行业的深刻变革才刚刚开始。

关于技术的持续推动力,廖教授用四个“深”来概括:

第一,深度链接。

第二,深度数据。

第三,深度技术。

第四,深度智能。

谈到Open AI的崛起及其对平台战争的深远影响,廖教授表示,Open AI的成功在于其理想主义的坚定、长期主义的坚守和真理信仰的坚韧。未来的平台战争将围绕封闭平台和开放平台两大阵营展开。封闭平台如IOS凭借其稳定性和用户体验占据市场优势,而开放平台如安卓则凭借其廉价和快速的增长速度不断追赶,开放平台最终会超越封闭平台。

平台之战虽激烈,但不会持续太久,最终将有少数几家平台胜出。封闭平台如Open AI因生态优势有望领先,而开放平台如LLaMA和Grok亦不容小觑。他预测到年底,AI时代将进入重要的两个布局阶段:垂直业务和边缘布局。平台战后将进入生态之战,这时,愿意为平台打造垂直应用的第三方数量将成为决定平台价值的关键。国内则通过国家力量整合数据资源,推动AI从基础层到应用层的发展。

什么是科技平权?

廖教授提出,科技平权意味着通过AI等科技手段,使不具备特定能力或资源的人群也能瞬间获得这些能力或资源,促进社会更加公平与去中心化,同时也推动行业创新,如合成生物技术在药物、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我们即将迎来通用人工智能的奇点,从碳基文明迈向硅基文明,标志着人类脑力的巨大飞跃与生存空间的全新突破。

他还表示,从碳基时代走到硅基时代,更加强调个人意志,是因为AI技术形成了超级个体,以至于个体精神的崛起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能够善用工具,再加上我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同理心,这才是我们能够真正超越人工智能机器的根本。”

在谈及AI行业未来发展时,廖教授提出两大趋势显著:

一是由平台向垂直行业布局,端对端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从云端向终端布局,解决隐私和延迟问题,重振传统行业并催生新增长点。

未来智能商业的三大核心纬度:端(信息触点与服务输出)、网(网络协同与数据共享)、云(算法驱动的精准服务),只有抢占了端,才能形成有价值的网;只有丰富了网,才能形成更精准的洞见。未来的AI应用,必须做场景数据化、数据网络化、网络智能化的闭环体系,这三个阶段是不可跨越的。

廖教授进一步指出,智能商业的发展将带来多方面的深刻变革:

第一、未来是单元市场

第二、产品即服务

第三、强调使用价值

第四、价值共创

第五、价值链变成价值网络

第六、个体价值变成群体价值

第七、持续链接

最后,廖教授提醒同学们:

洞悉商业变革,引领未来航向。通过此次DBA课程的学习,同学们不仅洞见时代脉搏,更深刻挖掘其内在本质,以前瞻之视角布局未来,为企业之舟在变局中识破迷雾、勇于求变、灵活应变,不断累积势能,驾驭未来。

相关信息Related information

新闻动态